你走哪一科?
一位醫生的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,而怎麼決定走哪一科,更是個有趣的過程。常在大眾媒體出現的,不是金榜題名的準醫學生,就是專業形象的專科醫師,其間的變化與成長如何發生,外人看來往往有點神秘。
醫學系前四年是基礎醫學課程,到五年級穿上見習醫師的短袍,才進入臨床。剛開始我們到哪都像門外漢,但在醫院久了,便能耳濡目染。我還觀察到科別性質與醫生個性的關聯,兩者似互為因果,形成「什麼人走什麼科」的微妙現象。
大致而言,內科的老師性格內斂、思考縝密;外科比較豪邁、阿莎力。然而,有些科別屬非典型,如心臟內科醫生性格有外科般的明快,操作心導管時間緊迫又得精準到位;重症加護外科醫師則多冷靜細心,對意識昏迷、多重器官受創的病人需要非常仔細監控。
在見習階段,我們看著前輩的身影想像未來的自己,並漸漸認識醫院生態。
大七實習這年開始親臨醫療現場,抽血、上刀、輪值班…生活作息隨著醫院運轉。一年間在內外婦兒和三個自選科輪訓,一站換過一站,同學相見總問:「你run到哪科?」實習的精神是從「做中學」找出未來志向,這生涯重要一步如何選擇,則是人格特質、興趣喜好、理想執業型態等因素的最大公約數。
通常喜歡動手做的人會選外科系;喜歡鑽研思考的偏好內科。小兒科有股溫馨純真氣氛;家醫科則強調全人照護、生理心理社會並重。急診科的高壓需要隨機應變、速戰速決的特質;而放射、病理、核醫等二線科擔任臨床醫師的後盾,不直接與病人互動。
真正了解自己想走哪一科並不容易。有人很早就立定志向,或有個追隨的榜樣;我則在摸索許久後偏向精神科。原因有幾個:「對人有興趣」是標準答案;「感覺比較有人文氣息」是美好的想像;而曾在疑惑糾結時感受過傾聽、支持的力量,也令我心嚮往之。
抉擇過程中,多少有親朋好友的影響。那陣子家人提及哪科病人很多、哪科能輕鬆做,討論到後來我總有些不耐,回應道:「你們又不懂!」如今看來,彼時說自己了解臨床還言之過早,那股負面情緒是源於信心不足、懷疑自己的善感是否適合精神科。徬徨之際,有位已是該科住院醫師的同學對我說:「精神科本來就什麼樣的人都有啊!」不論這是他的客觀觀察,或純出於支持,那句話的確鼓勵了我。
畢業後來到申請季,這次不再是一次考試分發,而是分頭向有開缺的醫院報名。面試前得準備自傳,有些醫院還要推薦函,在校成績、實習表現、課外專長等,各項目都要拿出來比拼。選科熱門程度像是股票漲跌,每年趨勢不同但容額有限,可謂人人有機會、各個沒把握;也因此,有些科別的「R0」(第0年住院醫師,工作次年才算訓練年資)應運而生;競爭激烈者如皮膚科甚至曾招收「R負1」,但求提早取得門票!
申請戰術上,有人全面進攻,履歷從家醫科投到麻醉科,有機會就不放過;也有人從一而終,只申請同科。我屬於後者,從北到南共投了5家,所幸參加到第二場面試就幸運錄取—好像未來開了一扇門,頓時心安了!其實多數人最後都有歸宿,只是煎熬過程長或短。不過,近年制度改為畢業後先當一年不分科住院醫師,隔年再申請專科,亦即得面試兩次,只能說現在的學弟妹更辛苦了。
成為住院醫師後是真正的學習和挑戰。舉值班為例,再怎麼對人有興趣,一晚上連續處理十幾位精神科急診個案,也會瀕臨極限,壓力之大,前所未有。沮喪疲累難免,可回想當初是自己想走這科,就再堅持一下。不管如何,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是最重要的。
近來和同學見面,問候變成:「你現在在哪裡?」一轉眼,當年在各科「run」的實習醫師,「走」上不同科住院醫師訓練後,成長為留在各自崗位服務的主治醫師。動詞狀態快慢,反應了生涯階段的改變,過去的每個選擇成就了現在。選你所愛,愛你所選,徬徨時候莫忘初衷;幾句老生常談,卻是每個人生關口不變的答案。
聯合報 繽紛版 107.1.27
留言列表